“就”意为“到高处去住”
可见古人在命名‘酒意’之初
怀揣的都是引人向善的目的
既如此,深究与“酉”有关的字词
汉字背后隐藏的神秘酒文化
便也呼之欲出了
古人在造与“酉”有关的字时,大多蕴含着喝酒的礼仪。“酉”最早的意思就是酒,形似酿酒用的瓮。后来,“酉”为天干地支所借,人们就造了“酒”字。后人注:“宾主百拜者,酒也;淫酗者,亦酒也。”酒能增进友情,延年益寿,也能引出恶行,甚至亡国。其实罪不在酒,在人也。
而所谓宾主百拜,就是“酬”。“州”极似人敬酒之状。三杯而已,以表敬情。有人善饮,有人不善饮,以“不喝就是看不起我”相逼,敬谢之意已然失去了原本的意味。
要使宾主各得其乐,就须“酌”了。“酌,盛酒行觞也。”用小勺舀,酌情,酌量。愿多饮则多饮,愿少饮则少饮,宾主尽欢,其乐融融。酌到何时是妙境?“酣”也。甘甜在酒,也在心。
又所谓:“酒饮半酣正好,花开半时偏妍”,对酒当歌,饮至此时,友情酝于心中,烦恼化为云烟,顿觉酒是醇酒,情是醇情。“醇”字含“享”,有酒,有友,有心情,真是人生大享受。
再多饮,就该“醉”了。站立不稳,口齿不清,胃内翻江倒海,眼前物动人摇。“醉,酒卒也。”卒者,完也。完的不只是酒,还有舒服的感觉,甚至形象。酒后失言,失礼,失德,那可就真是“醜”(丑)了。
偶醉一次尚可,见酒必醉,就是“酗”了,因酒而招凶。轻者家庭失和,疾病缠身,重者酒后滋事,触犯法律,甚至性命不保,害人害己。因酒起祸,实在可恶又可叹。